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,总有这样一群默默耕耘的园丁,他们以讲台为起点,用灵魂唤醒灵魂,将知识传递升华为人生引领。王倩,就是其中一位用十余年光阴,诠释教育家精神的践行者。
初心如磐,择一事终一生
2012年,王倩踏上教育岗位,从此便与“教师”这一职业紧紧绑定。她常说,选择教师,就是选择守静笃行、沉淀磨练,这是一份饱含责任的事业。十余年来,她执着于教书育人,守着心灵的宁静,在讲台上书写初心。从初登讲台的忐忑,到如今仍怀着敬畏站上讲台,变的是教龄与经验,不变的是对“老师”二字的庄重承诺,在与学生教学相长中,收获着教育带来的成就感与幸福。
育人瞬间,藏着温暖与力量
教育的动人之处,藏在一个个细微瞬间。2022年泉州疫情严重,已毕业的外地学生纷纷发来消息,关心她的健康、叮嘱做好防控,甚至要寄应急物资,这份双向奔赴的牵挂,让教育有了温度。学生毕业时,情真意切的感谢“小作文”,字里行间是对老师的认可,让她深知“付出被铭记”。而当毕业生传来考上研究生、公务员的喜讯,自豪与欣慰更是涌上心头——这是教育成果最动人的体现,她播下的种子,正长成栋梁。
课堂内外,全心陪伴成长
王倩的育人版图,不止于课堂授课。在《计量经济学》教学中,她引入OBE理念,革新考核方式。加大实验教学比重,要求学生用计量软件完成课程论文并现场演示,让理论落地,帮学生建立实证思维、提升论文撰写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指导毕业论文时,她分层辅导:基础好的学生,给予选题自由与研究提升空间;基础弱的学生,从选题、文献查询到论文框架,“保姆式”帮扶,助力他们跨越写作难关。
竞赛指导里,她也不遗余力。带领学生征战“知链杯”“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”,拿下多个奖项,让学生在实战中淬炼本领,将知识转化为竞赛成果,拓宽成长路径。
教学科研,双向奔赴促发展
在王倩看来,教学与科研是教育的双翼。她深耕科研,主持参与多项课题、撰写多篇论文,又将科研经验反哺教学。课程设计中,融入科研数据与案例,让课堂有前沿性与实践性;借科研课题与论文,培养学生科研思维,教他们用学术视角解决问题,实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,为学生成长与专业发展注入活力。
十余年教育路,王倩以初心为笔,以行动为墨,在教书育人的画卷上,绘出坚守、奉献与成长。她是八闽大地上践行教育家精神的缩影,用平凡日常,书写着师者的不凡担当,让我们看到:教育的力量,藏在每一次备课的专注里,每一回辅导的耐心里,每一个因学生成长而欣慰的笑容里。(0638太阳集团新闻中心 邓灵锐/文 审核:黄培真)